利好因素叠加 外资机构看多做多中国资产潮起

  • 时间:
  • 浏览:25
  • 来源:区块链金融资讯

  看好中国资产的外资“队伍”正在不断壮大之中。2月份以来,多家外资机构上调中国股票评级。

  外资普遍认为,市场对AI的乐观情绪和中国在科技方面的突破,加之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夯实经济稳增长的政策基调,将助力中国股票估值稳步提升。

  多家外资机构上调中国股票评级

  AI等方面的科技突破支撑中国资产重估,越来越多外资机构看好中国。而3月份以来美股大跌后,多家外资机构下调美股评级。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3月13日,3月份以来,纳斯达克指数累计下跌11.84%,标普500指数下跌5.97%。

  近日,花旗分析师将美股评级从“增持”下调至“中性”,他认为未来几个月美国经济的增速可能不会超过世界其他地区。与此同时,花旗分析师将中国股市评级从“中性”上调为“增持”。分析师还认为,即使是在近期上涨之后,中国的科技股相对于全球同行仍然很“便宜”。

  汇丰银行近期亦将美股评级下调至“中性”,称“其他市场存在更好的机会”。而在今年2月中旬,汇丰银行在报告中已将对中国股票的投资评级从“中性”上调至“偏高”。

  此外,2月份以来,摩根士丹利将中国股票评级从“低配”上调至“平配”,高盛在3月9日的最新研报中依旧维持对港股和A股的高配建议。

  外资机构不仅看多而且开始做多中国资产。从资金动向来看,海外被动资金正在加速流入A股。据中金研报数据,全球资金流向监测机构EPFR数据显示,截至3月5日,海外被动资金已连续9周流入,且2月26日至3月5日被动外资流入有所加速。A股主动外资流出1.4亿美元,被动外资流入5.7亿美元,总体来看,外资净流入4.3亿美元。

  “春节以来,中国A股市场吸引了30亿美元海外资金流入。由于中美科技股的估值差距,亚洲股票基金及新兴市场股票基金也将部分仓位从美国调整至中国。”汇丰环球私人银行及财富管理中国首席投资总监匡正表示。

  “稳住楼市股市”提振投资者信心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2025年的主要经济和政策目标。对此,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认为,中国2025年的主要经济和政策目标反映出政府促增长倾向以及对系统性风险低容忍的明确信号,对于股票市场的具体支持措施也进一步明确,这些都对锚定增长预期和控制风险溢价至关重要。

  渣打中国财富方案部首席投资策略师王昕杰表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有效提升全社会预期收益率,促进股票市场平稳发展。提升内需是当务之急,包括对于消费的需求和对于投资的需求,预计对此也会有更多的政策支持。通过培养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可以有效提升相关行业收益率水平,进一步提升经济增长的动力。

  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表示,“稳住楼市股市”被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总体要求,宏观政策层面进一步降准降息,财政赤字率提高到4%,这些都对资本市场有积极作用。

  政策重心将进一步向提振消费、促进科技创新等方向倾斜,有助于延续中国资产重估的动能。匡正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等方面,聚焦增强内需,发掘新的增长引擎。他表示,支持汇丰近期从资产配置角度调升中国股票及投资级别中国离岸美元债评级至“偏高”的观点。

  中国股市向上空间有望打开

  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3月13日,今年以来MSCI中国指数上涨16.28%。外资认为,随着资本市场深改推进,更多中长期资金有望入市,叠加企业基本面改善,将进一步推动中国股票上行。

  从估值角度来看,当前,中国股票仍具备吸引力。匡正表示,恒生指数及MSCI中国指数12个月市盈率处于11倍及11.9倍,仍然较标普500指数21.5倍的市盈率存在49%及45%的折让。

  孟磊表示,中国A股相对全球新兴市场目前折价约20%,但在2022年以前,A股估值一般是较新兴市场有所溢价。今年如果有更多的海外投资者进入股票市场,折价率会进一步收窄,甚至有可能变成平价或者溢价,股票市场的空间会进一步打开。

  去年以来,证监会把提高上市公司投资价值作为重要抓手,推动上市公司强化投资者回报,并会同有关方面先后出台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不断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在3月6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逐项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不断引入源头活水。

  匡正表示,监管部门积极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要求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同时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这将为A股市场提供约1500亿美元的资金增量,A股市场流动性将保持充裕。

  “未来,企业利润率改善和盈利预期上调,或是推动中国股票进一步上行的重要因素。”刘劲津认为,A股还有进一步上涨的潜力。

  “当前,科技创新和内需修复仍然大概率是投资者关注的主线。”贝莱德卓越远航混合基金经理毕凯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重点看好科技创新方向中有较大长期成长空间的投资机会,以及内需方向在2025年业绩有望出现明显修复性增长的投资机会。

(责任编辑:王晨曦)

多个高频指标显现积极信号 一季度中国经济“热力”升腾

专家分析,今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将会延续去年底的向好态势。重大基建项目投资加快,国内消费潜力释放,制造业韧性凸显,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将进一步巩固。

猜你喜欢

一季度全国能源供应充足 消费结构持续优化

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2亿吨,同比增长8.1%;规上工业原油产量5409万吨,同比增长1.1%;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66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3%。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表示,一季度全国能源供应充足,消费保持增长,供需总体宽松,价格稳中....

2025-05-03

消费持续升温的“五一”假期 有何新亮点?

今年五一小长假形成了一个连续5天的假期,假期前两天火热延续,各地旅游热度一浪高过一浪,如何看待今年“五一”假期的新亮点?来听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的解读。

2025-05-03

“三桶油”一季度净赚966亿元:业绩分化加剧,有人欢喜有人愁

” 不同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的一体化业务结构,中国海油(600938.SH/00883.HK)是纯上游油气勘探开发商,因此其业绩波动与国际油价下挫的关联性更强。 一季度,中国海油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1%,达1068.54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5.63亿元,同比下滑7.9%。 报告期内....

2025-05-02

A股2024年年报披露收官 四分之三公司盈利

在新“国九条”大力推动分红背景下,2024年分红回购再创新高,回报投资者力度持续加大。具体来看,2024年3472家沪深上市公司宣告年报现金分红,金额合计1.66万亿元。叠加前期中期分红,2024财年分红金额合计2.39 万亿元,同比增长7.2%,沪深300股息率3.59%,均创历史新高。国有企....

2025-05-02

“五一”假期首日 大家都去哪里了

天津迎客超282万人次 外埠游客超半数 “五一”假期第一天,根据中国联通大数据,天津全市共接待游客282.8万人次,同比增长25.9%,其中,外埠游客占比54.4%,以河北、山东、北京、河南游客为主。 重点监测的108家A级旅游景区当日客流量108.41万人次。 近519万

2025-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