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长5.4% 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为何“超预期”?

  • 时间:
  • 浏览:7
  • 来源:区块链金融资讯

  中国网财经4月17日讯 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的中国经济一季度成绩单显示,GDP同比增长5.4%,超出市场预期,实现良好开局。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季度,国民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谈及是否能实现今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他表示,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外部挑战,实现既定发展目标。

  一季度GDP增长超预期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1875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增速高于去年全国5%的增速,也高于去年一季度5.3%的增速,超出市场的预期。

  盛来运评价指出:“今年一季度经济开局良好,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彰显了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和潜力。”

  那么,一季度GDP何以超预期增长?有哪些支撑因素?对此,专家普遍认为,这与一揽子政策发力显效、外需保持较强韧性等因素密不可分。

  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了一揽子增量政策,对稳定经济发挥了关键作用。加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今年以来政策措施加力扩围,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共同显效,推动今年一季度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此前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持续推进,提振内需效果进一步显现。”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在耐用消费品换新政策扩围加力支持下,一季度居民消费信心边际改善,社零增速升至4.6%,较去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一季度基建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同比增速达到5.8%,较去年全年增速加快1.4个百分点。“这些都是稳增长政策前置发力的具体体现。”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提到:“美国加征关税扰乱全球贸易市场秩序,但贸易商加紧抢出口,使得一季度出口并未失速,净出口继续发挥较强支撑作用。”一季度我国按美元计出口同比增长5.8%,与去年全年增速大致持平,实现贸易顺差2730亿美元,大幅高于去年同期的1832亿美元。

  工业生产超预期提速

  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从3月当月来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比1-2月份加快1.8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44%。当月工业三大门类增加值增速均有所加快。其中,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制造业增长7.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5%。

  王青分析认为,3月工业生产超预期提速,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年初“两新”政策加码,基建投资提速,拉动国内工业品和消费品需求及生产;二是在美国掀起新一轮贸易战背景下,3月规上工业企业出***货值同比增长7.7%,增速较1-2月累计增速加快1.5个百分点。

  温彬也提到:“3月规模以上工业出***货值同比名义增长7.7%,高于1-2月的6.2%,与海关出口增速一致,主要由于企业赶在美国‘对等关税’落地之前加快抢出口。”

  展望未来,王青认为,伴随贸易战冲击较快体现,外需可能会有明显放缓。这意味着工业生产面临的压力会显著加大。不过,国内大力提振内需政策发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对冲作用。

  “总体上看,我们认为接下来工业生产增速或有一个持续放缓过程,全年工业生产增速有可能会低于GDP增速,经济增长动能将向服务业切换。”王青说。

  社零增速明显回升

  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9%,增速较1-2月累计同比加快1.9个百分点。

  按消费类型分,3月商品零售和餐饮收入增速均有所加快。其中,商品零售当月同比增速较1-2月累计同比加快2.0个百分点至5.9%,餐饮收入当月同比则较1-2月累计同比加快1.3个百分点至5.6%。

  从商品细项来看,家电、家具、通讯器材、汽车增长加快,增速分别比1-2月加快24.2、17.8、2.4和9.9个百分点。

  整体上看,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671亿元,同比增长4.6%,比去年全年提升了1.1个百分点。

  分析原因,王青认为,这主要是以消费品以旧换新为代表的促消费政策持续加力,在提振消费需求、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数据显示,一季度,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6.9%,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1.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9.3%,家具类增长18.1%,仅这四项就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换新产品以外的商品零售额增速也多数较去年全年有所回升,包括粮油食品、日用品等必需品,以及服装、化妆品、金银珠宝等可选消费品。

  在专家看来,这主要源于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出现边际改善。数据显示,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5.5%,实际增长5.6%,较上年全年增速分别加快0.2和0.5个百分点。

  消费者信心指数也出现企稳回升迹象。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此前透露,2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比1月高0.9个点,连续三个月回升。

  新一批增量政策有望出台

  “总的来看,一季度,随着各项宏观政策继续发力显效,国民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创新引领作用增强,发展新动能加快培育壮大。”盛来运说,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有效需求增长动力不足,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还需巩固。

  展望未来,温彬认为,随着美国于4月初加征“对等关税”,二季度出口可能面临较大挑战,择机推出增量政策的必要性上升。

  不过他也表示,就当下而言,决策层保持观望态势,并不急于出台新政策。一方面,我国已有充分预案,来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另一方面,抢转口窗口尚未关闭,出口短期内仍有一定韧性。

  “这种情形下,政策并不急于加力,而是保持观望、伺机而动。”温彬表示,从政策节奏看,4月底的政治局会议将是重要观察节点。

  王青预计,接下来扩内需会显著加力,新一批增量政策有望出台,核心将是大力提振国内消费,通过降息降准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以及进一步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这些方面都有充足的政策空间。

  “这也意味着二季度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会进一步提高,外部波动对整体宏观经济运行的冲击可控。”王青说。(作者:张紫祎)

(责任编辑:王晨曦)

新场景新产品新服务 消费主引擎增添“新”动力

服务消费将迎来更多政策支持。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将多措并举扩大服务消费,加快政策推出,出台支持家政服务消费、发展数字消费等政策文件,会同相关部门制定促进旅游业、超高清、体育赛事经济、中医药健康发展等支持政策。 促进增收 夯实消费增长之基 外部环境变化,使扩大内....

猜你喜欢

一季度粮油生产开局稳、“菜篮子”供给足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到乡村品美食、住民宿、赏风景等成为城乡居民度假热选,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保持较快增长。在产业带动、就业拉动下,农民收入保持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003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 农村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实....

2025-04-20

应对国际市场变动 金融机构多方支持中小微外贸企业

中国进出口银行日前出台专项工作方案,围绕积极对接小微外贸企业融资需求、提升小微外贸企业金融服务质效等内容,部署了14条任务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小微外贸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2025-04-20

财政政策引导带动消费

有助于进一步培育发展新兴消费,支持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新型消费,引领健康、绿色的消费趋势,为消费市场带来更丰富的新业态,更好满足广大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创造出更强劲的新动能。 加大惠民生支持力度 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持续用力、更加给力,进一步加大....

2025-04-20

境外机构来华发行熊猫债累计超9500亿元

近期,境外机构普遍看好中国债券市场,积极参与人民币债券投融资业务。数据显示,中国债券市场总规模已达到183万亿元人民币,位居世界第二。近年来,中国央行会同各方积极推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推动内地与全球债券市场互联互通,推动人民币债券成为离岸市场的合格担保品,持续优....

2025-04-19

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4.2% 财政支出持续增长保障有力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文旅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文化体育娱乐业税收收入增长13.4%;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向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税收收入增长13.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税收收入增长12.6%。另外,一季度,全国非税收入12739亿元,同比增长8.8%....

2025-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