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出借牌照划红线 8000亿小贷迎监管

  • 时间:
  • 浏览:132
  • 来源:区块链金融资讯

  业内热议已久的小贷监管新规初露真面。8月2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消息称,为规范小额贷款公司行为,加强监督管理,促进小额贷款公司稳健经营、健康发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研究制定了《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现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征求意见稿对小贷公司出租出借牌照等违规“通道”业务也划出了红线。要求不得使用合作机构的预存保证金等资金放贷,不得与无放贷资质的机构开展联合贷款,不得向无放贷资质的机构转让信贷资产。此外,截至2023年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法人机构6550家,实收资本8226亿元,贷款余额8431亿元。

  小贷公司设立不得下放

  根据征求意见稿,在业务经营上,设立小额贷款公司从事小额贷款业务,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等规定,经省级地方金融管理机构审查批准,并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备案。

  业务范围上,小额贷款公司可以依法发放小额贷款,经营商业汇票贴现、与贷款业务有关的融资咨询、财务顾问等中介服务等,但不得发行或者代理销售理财、信托、基金等金融产品。

  展业方式上,网络小额贷款公司应当确保贷款申请受理、风险审核、贷款审批、贷款发放和贷款回收等核心业务环节通过线上操作完成。确属授信审批和信贷管理需要的,网络小额贷款公司可以线下辅助开展贷前实地调查、资产核验、贷款逾期清收等工作。

  此外,地方职责层面,征求意见稿明确,省级地方金融管理机构负责对本地区小额贷款公司实施监督管理和风险处置。小额贷款公司设立、终止等重大事项统一由省级地方金融管理机构负责,不得下放。

  在坚持省级负总责的前提下,省级地方金融管理机构可以授权计划单列市、地市级、县级承担小额贷款公司监管职能的机构,开展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违法违规行为查处等监管工作。

  需要指出的是,2017年以来,全国范围内已暂停批设新的网络小额贷款公司,近年来存量网络小额贷款公司数量逐步下降,已从2018年的224家减少到2023年末的179家。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提到,此次征求意见稿收紧小贷设立程序,严把“准入关”。明确由省级地方金融管理机构负责,不得下放。此举能够有效提升小贷设立门槛,促进增强行业服务质量,同时也意味着,在小贷机构近年来持续清理整顿的当下,结合当下“退金令”的导向,小贷尤其是网络小贷短中期内或将成为存量市场。

  不得片面宣传低利率高额度

  引发关注的是,本次征求意见稿对小贷公司的贷款利率要求也作出了规范。其中明确,小额贷款公司应当将对借款人收取的所有利息、费用与贷款本金的比例计算为综合实际利率,并折算为年化形式,在借款合同中载明,且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应当按照借款合同约定金额,足额向借款人支付贷款本金,不得先行扣除利息、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等。

  此外,征求意见稿强调,小额贷款公司应当遵循依法合规、审慎经营、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原则,合理确定并逐步降低服务小微企业、农户和个人消费者的综合实际利率水平,支持普惠金融发展,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效能。

  苏筱芮认为,全面公示贷款种类、综合实际利率等,这既有利于识别贷款App的“套壳”行为,也有助于消费者在下载贷款App之前能够充分了解贷款服务内容及利率水平,对保护金融消费者知情权构成利好。

  值得一提的是,征求意见稿还列出多项禁止类行为,其中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有下列行为,其中就包括以欺诈或引人误解的方式进行营销宣传,片面宣传低门槛、低利率、高额度等,诱导借款人过度负债、多头借贷;采取诱导、欺骗、胁迫等方式向借款人发放与其借款用途、偿还能力等不相符合的贷款;面向未成年人推介无担保个人贷款,以在校学生为目标客户定向宣传信贷产品;将贷款列为默认支付选项;违反借款人意愿搭售商品、服务或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

  严禁出租出借牌照

  近年来,小额贷款公司行业整体运行平稳。截至2023年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法人机构6550家,实收资本8226亿元,贷款余额8431亿元。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征求意见稿对小贷公司出租出借牌照等违规“通道”业务也划出了红线。要求不得使用合作机构的预存保证金等资金放贷,不得与无放贷资质的机构开展联合贷款,不得向无放贷资质的机构转让信贷资产。

  经营行为负面清单上提出,小额贷款公司不得有以下经营行为,其中包括出租、出借牌照,为无放贷业务资质的主体提供放贷“通道”;协助无放贷业务资质的主体申请含“金融”字样移动应用程序(App)备案;向无放贷业务资质的主体转让或变相转让本公司除不良信贷资产以外的其他信贷资产;以及法律、行政法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禁止的其他行为。

  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指出,明确禁止出租、出借小贷牌照,围堵了此前一些小贷公司可能通过出租或出借牌照的方式,为无放贷业务资质的主体提供放贷“通道”的违规行为,也是最大限度地避免机构转让不良资产的表现。后续,预计合规性较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较强且各项监管指标优良的小贷公司将在小贷新规实施后逐步脱颖而出。

  为确保政策平稳落地,征求意见稿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应当在省级地方金融管理机构规定的过渡期内逐步达到本办法各项规定的要求。过渡期不超过1年,其中网络小额贷款公司单户生产经营贷款上限1000万元的过渡期不超过2年,确需延长的报金融监管总局同意。

(责任编辑:王擎宇)

严惩“配合造假” 监管部门重拳压实中介机构责任

在压实中介机构责任的背景下,市场生态持续优化,中介机构配合造假情况有望减少。 相关规定密集出台 为进一步压实“看门人”责任,涉及规范中介机构执业的相关规定近期密集出台。 司法部近期会同财政部、证监会起草的《国务院关于规范中介机构为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提供服务的规定(征....

猜你喜欢

一季度粮油生产开局稳、“菜篮子”供给足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到乡村品美食、住民宿、赏风景等成为城乡居民度假热选,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保持较快增长。在产业带动、就业拉动下,农民收入保持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003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 农村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实....

2025-04-20

应对国际市场变动 金融机构多方支持中小微外贸企业

中国进出口银行日前出台专项工作方案,围绕积极对接小微外贸企业融资需求、提升小微外贸企业金融服务质效等内容,部署了14条任务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小微外贸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2025-04-20

财政政策引导带动消费

有助于进一步培育发展新兴消费,支持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新型消费,引领健康、绿色的消费趋势,为消费市场带来更丰富的新业态,更好满足广大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创造出更强劲的新动能。 加大惠民生支持力度 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持续用力、更加给力,进一步加大....

2025-04-20

境外机构来华发行熊猫债累计超9500亿元

近期,境外机构普遍看好中国债券市场,积极参与人民币债券投融资业务。数据显示,中国债券市场总规模已达到183万亿元人民币,位居世界第二。近年来,中国央行会同各方积极推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推动内地与全球债券市场互联互通,推动人民币债券成为离岸市场的合格担保品,持续优....

2025-04-19

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4.2% 财政支出持续增长保障有力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文旅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文化体育娱乐业税收收入增长13.4%;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向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税收收入增长13.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税收收入增长12.6%。另外,一季度,全国非税收入12739亿元,同比增长8.8%....

2025-04-19